Month: 五月 2022

慷慨給予

英國將軍查理.戈登(Charles Gordon,1833-1885年)曾於中國和其他地方為維多利亞女王效力。他住在英國時,曾捐出自己九成的收入。當他聽說英國北部的蘭開夏郡發生饑荒時,便取出自己得自一位世界領導人的純金獎牌,刮掉上面的銘文後送往北方,告訴他們將這塊金牌拿去變賣,然後買麵包賙濟窮人。那天,他在日記中寫道﹕「我在這世上所珍視的最後一件世俗之物,已經獻給主耶穌了。」

慎防貪婪的罪

header-image-mobile

慎防貪婪的罪

你們要……免去一切的貪心。——路加福音12章15節

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、攀比之風愈演愈烈的世界中,幾乎各行各業的商家都在用層出不窮的營銷手法,不停地提醒人們購買各種各樣的商品或服務。不論是見面聚會,還是在社交媒體中,許多人有意無意地展現生活光鮮的一面,暗地裡則不自覺地互相比較,因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而感傷。

無論已經擁有多少,我們往往都覺得自己還欠缺一些東西,想要「更多」、「更好」。不知不覺地,我們就會心生嫉妒、怨念或憂慮,無暇「思想天上的事」(歌羅西書3章2節,當代譯本修訂版),也很難慷慨地與他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資源。

主耶穌曾說:「你們要謹慎自守,免去一切的貪心,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」(路加福音12章15節)。對此,在美國西部神學院擔任副教授的郭惟恩(Winn Collier)牧師分析得十分透徹:

當我們渴望獲得更多的金錢或事物的時候,很容易發現自己貪婪的心態,但貪婪會以千種形態出現。因此耶穌說要慎防「一切的貪心」。我們會貪婪地追求權力和聲望,貪婪地追求安全或舒適,貪婪地尋求人際關係,貪婪地尋求知識,貪婪地讓別人將我們視為專家,貪婪地追求個人空間或親密關係。在各種形式的貪婪中,我們都傾向相信自己必須擁有更多某些人、事、物,才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完美無缺。(《活出自由》第21頁,強調字為原文所有)

你我正陷在某種形式的貪婪之中嗎?讓我們謹記:貪婪是罪,會摧毀我們的生命。正如保羅所說,「貪婪就是拜偶像」(歌羅西書3章5節,和合本2010年版),「貪婪的人……在基督和上帝的國裡沒有立足之地」(以弗所書5章5節,當代譯本修訂版)。

但願我們都能誠實地面對自己,向上帝認罪。祂「是信實的,是公義的,必要赦免我們的罪,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」(約翰一書1章9節),使我們不再作「罪的奴僕」,得著真正的自由(約翰福音8章34-36節)。

emoji_objects想一想

1. 你想得到哪些「別人有而我沒有」的東西或體驗呢?它們是不可或缺的嗎?

2. 你對配偶、兒女或父母有何期望?這些期望對你和他們都有益處嗎?

maps_ugc 禱告

親愛的主,我犯了貪婪的罪,求祢赦免我!聖靈啊,求祢更新我的心思意念,幫助我時時倚靠天父,定睛於具有永恆價值的事物。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,阿們!

如何成為慷慨的人?

header-image-mobile

如何成為慷慨的人?

說起「慷慨」,人們通常會想到金錢。的確,如何賺錢、儲蓄和消費,往往最能反映我們的為人。正如蓋瑞恩(Gary Inrig)牧師所說:「銀行存摺、信用卡帳單、支票本,處處顯出一個人最深層的信念、價值觀,以及優先次序」(《知足常樂》第19頁)。主耶穌更一針見血地指出:「你們的財寶在哪裡,你們的心也在那裡」(路加福音12章34節)。

不過,除了錢財之外,上帝還賜給我們時間、知識、經驗、人脈等資源。如何看待和運用這些資源,往往也反映了我們的內心,以及我們與上帝以及他人之間的關係。

若想成為慷慨的人,我們要先回到慷慨的上帝面前,默想祂的作為,數算祂的恩典,體會祂的心意。我們要誠實地檢視自己的心思意念(詩篇139篇23節),面對人性的軟弱與陰暗(耶利米書17章9節),將自己完完全全地交在祂的手中(詩篇31篇5節馬太福音6章33-34節)。

當我們確信上帝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賜予者(雅各書1章17節),並在祂裡面得著滿足的喜樂(希伯來書13章5節約翰一書1章4節)時,我們就會甘心樂意地與人分享自己所領受的恩典。

但願以下三個建議能幫助你效法為我們慷慨捨己的主耶穌基督:

emoji_objects想一想

1. 你曾付出時間和資源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嗎?當時你有什麼感受?

2. 你知道有哪些人正感到孤單寂寞嗎?你可以如何關心他們?

maps_ugc 禱告

親愛的天父,求祢救我脫離貪婪的罪,賜我一顆知足的心,幫助我全心全意信靠祢。願聖靈光照我,使我看見別人的需要,就發自內心地想要幫助和關心他們,並且及時付諸行動。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,阿們!

上帝喜愛慷慨的人

header-image-mobile

上帝喜愛慷慨的人

在談及接濟信徒的事情時,保羅清楚地指出:「每一個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心願捐助,不猶豫,不勉強,因為上帝喜愛樂意奉獻的人」(哥林多後書9章7節,現代中文譯本2019年版)。

這裡的重點不是「奉獻」這個行為本身,而是一顆「樂意」給予的心。正如《新國際版聖經・神學研讀本》(NIV Biblical Theology Study Bible)在解釋上述經文時所說:「給予應當是內在信念的外在表現……我們應當甘心樂意地給予,而不是『不情不願』」。

慷慨的基督徒之所以樂意給予,是因為他們真心覺得這樣做是正確的、值得的,而不是迫於外部的輿論壓力,或者為了贏得別人的稱許。在他們看來,自己所擁有的一切(包括金錢、時間、知識、經驗、人脈等等),都是上帝所賜的福分。這些福分並不完全是他們個人努力的結果,自然也不應該全部用在自己或家人身上。

因此,無論是捐錢給救災機構,替不便出門的鄰居買日用品,還是義務給家境貧窮的孩子輔導功課,他們都順應自己的信念而行,做得甘心樂意。他們行善,不是出於一時衝動,也不只是偶爾為之;就算沒人稱讚或感謝,他們也不會介懷或後悔。

這樣樂意給予的人,上帝看為寶貴;他們憑信心所獻上的一切,上帝都會悅納。正如希伯來書所說,「行善和分享」就是獻祭給上帝,而「這樣的祭物是上帝所喜悅的」(希伯來書13章16節,和合本2010年版)。

不僅如此,上帝還會「更加豐富地賜給」他們,使他們「不但自己充足有餘,還能夠在各樣慈善的事上出力」,也要使他們「富足,隨時有慷慨施捨的能力」,使「許多人」因為從他們手上接受禮物而「感謝上帝」(哥林多後書9章8、11節,現代中文譯本2019年版)。

emoji_objects想一想

1. 你從上帝那裡領受了哪些福分?你認為當中有多少是你個人努力的結果?

2. 你認為貧窮與缺乏是什麼因素造成的?你可以做什麼事情去幫助窮乏的人?

maps_ugc 禱告

親愛的天父,求祢幫助我在聖經的真理中逐漸成長,使我越來越有基督耶穌那樣的心腸,越來越體貼祢的心意。求祢賜我一顆慷慨的心,使我能甘心樂意地與人分享祢所賜的各樣福分。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,阿們!

人生的終結

我經常有機會帶領退修營。離開工作幾天,專心禱告和反思,可以使人感到充實平靜。在營會中,我有時會要求參加者做一個練習:「想像一下,如果你離開了人世,報紙上刊登你的訃告。你希望訃告怎麼寫呢?」結果,有些參加者因而改變了他們生活的優先次序,希望人生的終結毫無遺憾。

深層的連結

在一場政治抗議活動中,伊拉克移民阿米娜和美國出生的約瑟夫彼此立場對立。一般認為,人們會因種族和政治理念不同而互相仇視。然而,當一小群暴徒假意找約瑟夫說話,試圖令他的襯衫著火時,阿米娜卻衝上去保護他,使他倖免於難。過後約瑟夫對一位記者說:「雖然我們彼此有很多不同,但在這一刻,我們都認為這是不能接受的行為。」某些比政治更深層的事物,將阿米娜和約瑟夫連結在一起。